第(2/3)页 叶秋萍躺在沙发上,挥了挥拇指道。 “特意给你加的戏!” 陈延森立即回道。 …… …… 次日上午,三大门户网站、微博、斗音和今日头条里,均在讨论恶劣天气是否该叫外卖。 “为什么不问问外卖员的意见呢?” 突然有个网友说道。 在他看来,这帮人闲得蛋疼,从昨晚吵到今天,却全程不问当事人的想法。 搁这扯淡呢? 记者们马上意识到,谁能第一个把专题报告发出来,谁就能吃到这波流量和热度,从而拿到本月的丰厚奖金。 一时间,各路媒体纷纷涌入街头,分别找上筷跑、千度外卖和桃点点的骑手采访。 “暴雨天气,安全问题固然要放在第一位,但用户体验也不能忽视。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,我们依旧会为用户及时高效地完成配送任务。” 筷跑的骑手小哥对着镜头说道。 千度外卖和桃点点的外卖员,也表达了相同的意思。 毕竟能赚钱,谁舍得在家躺着。 天气越是恶劣,补贴单价越高,一天六七百,傻子才不干呢? 华国人不怕吃苦,就怕受穷! 搜狐记者的动作最快,将访谈视频发到了搜狐视频和斗音上。 可网友看着看着就破防了。 “补贴200元?上线就送!每单还额外再给4到10元?平台还能赚钱吗?” “一天收入1600元,我特么笑了!老子在工厂打螺丝,一天才150元,我居然还可怜人家。” “陈老板有钱任性!” 顷刻间,全网注意力都放在了筷跑小哥的高薪收入上。 尤其是筷跑的外卖员,在昨天的暴雪天气下,普遍收入都在1000元起步,最高1600元。 当然,筷跑小哥也说了,平时就300多,不到400,最近能达到600多,全靠外卖大战。 换句话说,筷跑骑手一个月竟能月入两万! 尽管采访里说得很清楚,正常一个月的税前收入也就八九千,目前只有华东大区的骑手,在恶劣天气下才能赚到这个数。 可很多网友和自媒体都选择性忽视,只拿特殊情况和个例说事。 一部分网友甚至留言说,羡慕骑手的工作:自由,收入还高。 直到威海电视台发布了一条视频,大家顿时就没人再提羡慕了。 视频里,一名桃点点的骑手“咣当”一声摔倒在雪地里,声嘶力竭地崩溃大哭,双手都是血。 这一幕,让全国网友第一次意识到,送外卖其实并不简单。 “桃点点责任底薪套路!” “李彦洪:没想到吧,我也是这么干的!” “暴雪天气不上线,最高罚款600元!” 网友们都被气笑了。 敢情骑手小哥的命不是命? 逼着人下暴雪送外卖! 结果一群人点了千度外卖和桃点点的外卖后,直接给差评。 商家一脸懵逼,跟着躺枪。 不一会儿,夭猫、桃宝商城也迎来了一波差评大军,惹不起马老板、李老板,难道还没有给差评的权利吗? “操!可受伤的为什么是我们商家啊?我在桃宝卖袜子,一天多了几十条差评,爆款链接都给我干废了。” “我在桃点点卖炸鸡,昨天卖了400多单,今天多了300多条差评,店铺评分给我干到2.1分了!” 外卖、夭猫和桃宝的商家快疯了! 他们气得破口大骂,打电话给小二,要求平台出面解决。 一名法学教授在微博发文说,虽然千度外卖和桃点点的行为合法,但不合理,也不合乎情理。 接着,他晒出自己的骑手账号,并分享了近半个月以来,每天下班兼职送外卖的感受:不仅身体累,还要忍受各种歧视和不公待遇。 “保安不让我进小区送外卖。” “很多顾客看我的眼神就像看要饭的。” “每天干15到16个小时,一天都不敢歇。” 这位教授名叫邢阳,他是为了撰写论文,才选择体验外卖员的工作和生活。 “邢老师,那千度外卖和桃点点的工作服、电瓶车都得自费购买,这也合法吗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