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那么问题来了,谁来演陈延森呢?” 易小星的宣传策略很成功,短剧还没拍一集,热度就爆了。 一旦沾上‘陈延森’三个字,不火都难! …… …… “老板,橙子短剧的APP还在开发当中,我按您的吩咐,从快播挖了不少研发工程师,第一批的三部短剧将发布在斗音上,为软件引流……” 电话里,梁波不紧不慢地汇报着。 “尽管上线,把商业模式推出去,要让影视行业的人看到有利可图、有钱可赚,打造典型案例,才能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。” 陈延森随口叮嘱道。 “老板,我知道了。”梁波连忙应下。 陈延森和梁波交代几句后,便挂断了电话。 他买下橙子文学,组建橙子短剧的研发团队,诚然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人道薪火,但钱总是要赚的。 不赚钱,项目就注定不能长久维持。 “老板,网上很多网友,都在讨论谁来演你最合适。” 一旁的叶秋萍笑吟吟地说。 “我不介意,只要不是孔连顺就行。”陈延森放下手机,耸了耸肩道。 同一时间。 王中莆在离开千度后,先是去沪城总部找王哲报道,接着便乘飞机赶往深城,准备着手东南和西南大区的市场扩张工作。 虽然他在担任千度外卖CEO期间的表现毫无亮点,但在加入筷跑食堂后,迅速就理清了该项目的商业逻辑。 从本质上说,筷跑食堂就是森联资本供应链的延伸,也算是一家对外开放的员工内部食堂。 全国1209家门店,单日单店的营业额为1.4万,每个月营收8460万,净利润770万,单月单店的利润勉强超过了5000元。 既不对外开放加盟,也不做外卖业务。 坦白说,王中莆想不明白,像陈延森这样的商业天才,为什么要做筷跑食堂。 因为根本不赚钱! 王中莆在见到王哲后,忍不住问道。 “你去深城以后,可以先巡店,看个十家你就懂了。” 王哲并没有正面回复。 因此,王中莆在落地深城后,不打招呼,开始了随机突袭,他的想法是:检查店铺的后厨卫生、食材保质期、操作规范是否符合公司要求,员工服务态度、出餐速度、客户满意度能否具备市场竞争力,以及查看客单价、客流、成本率等核心数据。 但让他没想到是,巡查的第一家店,还没进门,就看到一名五十多岁的保洁员,半蹲在地上,一手清洁剂,一手抹布,正在清理地面上的油污。 动作麻利,干得极为认真,不像在擦地,倒像在擦拭一件价值高昂的工艺品。 王中莆不由地一怔,他看过财务报表,筷跑食堂一半的净利润用来给员工发工资,另一半用来给云速快递员、筷跑外卖员补贴菜价。 他设想过,只要精简人员、提高人效,再把菜品价格上调10%,净利润率至少能提高到25%。 可王哲却说:“我劝你别瞎折腾,信不信你上午提方案,下午就能收到公司的解聘邮件?” “这哪是什么连锁餐饮店,分明是一家慈善机构嘛!” 王中莆暗暗思忖着,旋即走进了这家筷跑食堂。 第(3/3)页